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头条热点 > 正文
    购物车
    0

    农村商业模式亟待真正改变

    信息发布者:大河上下
    2018-07-15 13:14:05   转载

    02f757478813b2d37d3b54bbee0ebc50180e3a91.jpg

    村网通渭南市运营中心精英团队 

    点击这里进入文章页面 


    农村商业模式亟待真正改变

    农村迈入电商时代!

    目前农村还面临不少挑战、存在不少问题。农村空心化现象突出,环境治理面临巨大压力,农村文化建设相对滞后,农民经济增长乏力,等等。


    对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创新、发展、绿色、协调、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尤其要将农村电商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要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


    我国农业资源长期透支、过度开发,资源、环境两道“紧箍咒”越绷越紧,拼资源拼投入的传统老路已经难以为继,迫切需要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提高农业生产布局与环境匹配度。应对国际竞争迫切需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7年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7年农业供给侧改革成为改革的重点,同时推进绿色农业的发展以及农产品质量的提升。


    必须以农村电商发展为抓手,把农村建设的更像农村,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


    必须营造发展环境,一把手要亲自抓,建立健全电商发展政策扶持体系,加大电商人才培养力度,培育本土电商生态系统。同时,加强资源整合,实现电子商务运营商、仓储、快递物流等企业集聚发展、集约发展。




    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权 到底应该如何体现?

    鲁安老百姓真快活!

    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适应新形势新任务,2017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总的要求…

    无公害农产品离我们有多远?


    大荔,
    没有西安那么繁华,
    没有西藏那么神秘,
    没有云南那么宜人,
    说起来大荔真的没什么可牛的,
    但大荔有属于自己的独特魅力和骄傲……

    火车向着大荔跑

    大荔记忆

    关注孩子们的幸福

    农村商业模式亟待真正改变

    大美大荔欢迎您!

    鲁安正在发展中

    应当怎样享受幸福人生?


    "我承诺:严格按照生产技术规程,合理施肥、科学用药,坚决不用高毒农药,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生产记录、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制度,绝不违规添加和摘青上市,规范产品包装,用优质的产品回馈消费者"随着全省质量兴农万里行活动的启动,大荔县全面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年"活动,这是6月29日,全县农产品生产者代表庄严向社会承诺的情景。

    当天,在大荔同州广场启动仪式活动现场,来自全县农产品生产者,农产品经销商,农资经营者,农业执法人员组成的上千人方队代表举行"我承诺"宣誓,启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年活动,为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保驾护航。他们郑重承诺:用实际行动捍卫大荔农业品牌声誉,做"农安大荔"的践行者,做"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强农"的带头人,为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国家地标志示范样板",贡献自己的力量,吹响了大荔县县建设"农安大荔"的冲锋号,

    据了解,被陕西省政府确定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试点县"的大荔县,为了让群众吃上放心的农产品,依托搭建的大荔县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和先进的监测手段,建立了"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追踪、责任可追溯"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大大提升了大荔农产品的销量和知名度,从而实现了"农田到餐桌"的全程控制,为确保"舌尖上的安全"打下坚实基础。大荔县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再鼓干劲、再添措施、再加力度,全力推进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产品品牌化、监管法制化建设,切实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紧紧围绕"全面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这一目标,坚持"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硬、标准化生产与执法监管两手抓,抓好"三品一标"认证后监管工作,把好产地环境关、生产过程关、质量安全关、流通环节关,强化农产品生产经营服务指导,全面推动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确保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力争率先在渭南乃至全省实现网格化监管体系全建立、规模基地标准化生产全覆盖、从田头到市场到餐桌的全链条监管、主要农产品质量全程可追溯、生产经营主体诚信档案全建立的目标,全面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等机制,建设涉农公益服务平台,加大对农户信息技术应用培训,使手机成为广大农民的“新农具”,使互联网成为助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设施。

    会议指出,依托“互联网+”发展各种专业化社会服务,促进农业生产管理更加精准高效,使亿万小农户与瞬息万变的大市场更好对接,对推动农业提质增效、拓宽农民新型就业和增收渠道意义重大。

    为此,会议确定了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的三类政策措施:一是加快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扩大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范围、规模和内容,推进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二是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工程,强化电商企业与小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产销对接,加强农村网络宽带、冷链物流等设施建设;三是鼓励社会力量运用互联网发展各种亲农惠农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农村向深度发展,带动更多农民就近就业。

    据农业农村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农业农村部今年将深入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全面提升整省推进速度和档次,加快构建国家信息进村入户公益平台,进一步强化制度规范建设,完善农村基层信息服务体系,力争到年底完成全国一半省份的整省推进,实现示范省份行政村基本全覆盖,带动其他各省份自行开展整省推进。

    农业电子商务方面,农业农村部将会同商务部选择部分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较好的县开展农产品电商出村试点,每个试点县选择至少1个农产品品种,加强农产品分等分级、加工包装、物流仓储、冷链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集中实现农产品商品化、品牌化、电商化,创新农产品电商销售机制和模式。

    农业物联网方面,农业农村部正抓紧编制国家数字农业战略规划和智慧农业工程规划,尽快推动农业遥感卫星系统等工程项目落地实施。同时,持续推进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省份项目实施,大力开展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物联网示范基地建设,推广一批节本增效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

    农业农村部还将组织各地农业部门开展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联合有关企业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创新培训内容和方式;继续组织各地农业部门、相关企业和单位,在全国范围开展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周活动,适时举办农民手机应用技能竞赛,提升农民利用手机发展生产、便利生活、增收致富的能力。



    打赏捐赠
    2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