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致富技术 > 正文
    购物车
    0

    范县设施农业带动贫困群众走上致富路!!

    信息发布者:大河上下
    2017-10-06 08:10:41   转载

    范县设施农业带动贫困群众走上致富路!!


    范县通










           五年来,我县始终把粮食生产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以推进涉农重点项目为抓手,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区域农业得到长足发展。2016年全县全年粮食总产量36.88万吨,比2015年总产36.77万吨,增产0.11万吨,增长0.3%,全县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三连增”。在此基础上,我县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目标、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举措,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重点扶持培育集中连片开发、建设标准较高、带动示范作用明显的现代设施农业园区,设施农业带动了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走上了致富路。

           “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这本是网友的一句戏言,然而随着越来越多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回归农村,戏言便成为了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又一力量。颜村铺乡佑林有机葡萄小镇总经理钟丽就是我县城市回归农村发展设施农业的一个先进典型。

           佑林有机葡萄小镇负责人 钟丽:"自己富不为富,在外地做生意每当回到家的时候,看到老百姓种植的麦子玉米大豆,它的价值很低,越来越低,我都有一个想法,我要带领群众改变种植模式、种植方法。"

           2014年前,钟丽夫妇一直在外地打拼,并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回乡创业也一直是她最大的梦想,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开始”钟情”有机葡萄。为了建设优质葡萄种植园,打造知名葡萄品牌,她经过多方考察,最终在本村流转土地600余亩,开始了有机葡萄的种植。

           佑林有机葡萄小镇负责人 钟丽:"2014年开始两年的投资大概1800多万,从今年已经初步有受益了也有收获了,我先把我们整个村庄的地都流转过来,等我让老百姓看到真正能赚钱了,然后再发展我当地老百姓,让他们去种植,一个是我慢慢的把技术也学到手里了,技术方面管理方面都有了,再发展老百姓再干。"

           现在的佑林有机葡萄园区是全市首家采用新型原生态有机种植模式的园区,葡萄园先后荣获范县“十大生态农产品”“濮阳市农业科技园区设施葡萄示范园”“市级龙头企业”等荣誉称号,钟丽本人也被评为市三八红旗手。葡萄园已安置周边5个村、100余户贫困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贫困群众人均月收入1300余元,为当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提供了重要支撑。

           佑林有机葡萄小镇负责人 钟丽:"自从流转了土地以后,将近二三百人到我这儿来就业,其中贫困户能达到100多户,给他们虽然带不来多高的收入,但是最基本的生活保障1个月1000多块钱能发给他们。"


           土地流转,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是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为加快设施农业发展步伐,近年来,我县立足农业实际,按照“引导不强制、扶优不扶懒”的原则,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在旱作区重点发展蔬菜、花卉、食用菌、水果等现代农业,在稻作区充分开发利用废旧坑塘、低洼易涝地和稻田水面资源,大力发展莲藕种植、莲鳅共养,形成具有范县特色的水产种植业。

           充分利用土地流转政策,打造高效农业,杨集乡南李桥村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颜村铺乡佑林葡萄小镇、辛庄镇濮阳珍业有限公司苗木基地、陈庄镇中原荷花园、杨集乡千亩果园等大批农业示范园区受益土地流转政策,逐步发展为各具特色的高效农业园区。

           同时,县政府负责整合项目资金,协调解决基础设施配套,实行“以奖代补”的优惠政策,对500亩以上的高标准现代农业园区进行发展扶持。同时,按照时间节点,制定现代农业发展工作台账,强化督导,大力推进,促其提高辐射带动能力。

           截止目前,全县共流转土地21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4.49%;其中滩区流转土地约9.2万亩,占滩区耕地面积的43.8%。已流转的土地中,单宗流转1000亩以上的约有7.5万亩,占比35.71%;500—1000亩的约有8.8万亩,占比41.9%;其他的约有4.7万亩,占比22.39%。2016年全县流转土地4万亩,其中滩区流转土地约2.5万亩。


           农业发展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秉承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近五年,我县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立足资源优势,发挥特色优势,推进提质转型,大力发展绿色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发展精品农业,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近几年来,陈庄镇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目标,依托丰富的水力资源和优越的水利条件,积极探索发展生态产业的新路子,着力培育了莲鳅共作高效农业项目。2016年8月3号,陈庄镇莲藕种植正式被授牌为省级标准化示范区,标准化莲藕种植不仅给陈庄镇农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而且将成为范县展示观光农业的窗口和靓丽的名片。

           陈庄镇镇长 高彩菊:"截止目前,陈庄镇标准化种植莲藕规模达4万亩,年产莲藕1.2亿斤、泥鳅40万斤、莲籽20万斤,产值实现3.38亿元。覆盖程朱庄、胡屯、陈庄、韩徐庄等32个行政村,如今,陈庄镇已经成为范县莲藕产业发展的集中种植区、科技示范区、旅游观光区和黄河以北最大的莲藕种植基地。"

           五年来,我县依托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坚定的生态保护理念,注重现代农业与生态体系建设,因地制宜,大力调优农产品供给,着力增加优质粮食作物及特色瓜菜、绿色莲藕面积,逐步形成具有范县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目前全县莲藕种植发展5.5万亩,利用废旧坑塘、稻田、藕田,开发水产养殖达到7万亩,水产养殖重点村25个,无公害水产品基地5个。全县年产绿色莲藕8.4万吨,水产品2.8万吨。


           重点打造了陈庄镇万亩生态莲藕示范园、杨集乡黄河明珠生态农业示范园区、杨集乡国大泥鳅生态种养殖园区、杨集乡沼稻鳅生态农业园区、杨集乡沼莲鳅生态农业园区、龙王庄镇铭均生态种养示范园、辛庄镇濮上桑间观赏鱼养殖园区、陈庄镇白对虾养殖示范园区等8大水产种植养殖类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高效现代农业已成为我县群众致富增收、农业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中原荷花园负责人 张景胜:"我们荷花园现在是按绿色有机,种植莲藕达到了1000多亩,现在我们有荷叶茶 莲心茶 藕粉面条 藕粉粉条 藕粉粉皮 莲子,特别是今年咱又引进了黄金莲花,为了莲藕产业更好的发展,明年继续扩大黄金莲花的种植,把莲藕再烘干成藕片,带动更多的群众发家致富。"



           如今,像生态莲藕种植基地、盛世农业园区、佑林有机葡萄园这样的新兴高效特色农业园区在我县星罗棋布,乡村处处涌动着绿色春潮。

           “范水双孢菇”、“洁田”有机米、“黄河莲藕”、“黄金鳅”等一个个知名品牌农产品也成为郑州、北京等市场的抢手货。

           2013年7月,范县大米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陈庄莲藕种植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国大泥鳅养殖基地被评为全国健康水产养殖示范场、全省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一大批省级、国家级的认证相继在我县落地生根。

           政策的促动、基地的推动、品牌的拉动,促使我县一批高效现代化农业园区快速发展,打造出一大批现代农业精品亮点,实现了我县高效生态农业“规模大扩展、发展大提速、效益大提高、水平大提升”。


    打赏捐赠
    1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